概念設計類:對教育、設計有熱忱者,不限學生、設計師、教師或公司。
專業設計類: 教科圖書出版單位 。
2023年10月16日(一)至 2024年1月25日(四)17時00分止(台北GMT+08:00)
請至教科圖書設計獎官網,進行報名,並完成資料填寫、作品上傳、寄送。
須為2024年5月31日前,尚未通過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審查之教科圖書封面設計或由地方政府、各級學校及教師之自編教材。
針對國小各領域(科目)之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及學科本質等,進行課本封面/底之創新概念設計。
(1) 參賽提交要件:尚未通過教科書審定/審查,且未實際商業販售之封面設計。
A. 實體作品:單一學期課本 + 習作,共 2 冊(無習作則免)。
B. 線上上傳作品:作品圖片,需包含封面/底輸出圖(至多 5 張)。
(2) 參賽對象:對教育、設計有熱忱者,不限學生、設計師或公司。
(3) 參賽科目:如圖表 1。
針對國中各領域(科目)之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及學科本質等,進行課本封面/底之創新概念設計。
(1) 參賽提交要件:尚未通過教科書審查/審定,且未實際商業販售之封面設計。
A. 實體作品:單一學期課本 + 習作,共 2 冊(無習作則免)。
B. 線上上傳作品:作品圖片,需包含封面/底輸出圖(至多 5 張)。
(2) 參賽對象:對教育、設計有熱忱者,不限學生、設計師或公司。
(3) 參賽科目:如圖表 1。
基於108課綱國中小學教育課程(包含部定課程、校訂課程),由各級國中小學或教師自編之創新教材,讓學生透過創新教學方法輔助學習並兼顧視覺美感及創新教育之教材。
(1) 參賽提交要件:據課綱與教學內容設計之創意教材,包含自製教材、多元教育等, 計畫書內容需包含課程目標、內容組織、教學設計等。
A. 線上上傳作品:計畫書(PDF)、作品圖(至多 5 張)。
(2) 參賽對象 : 各級縣市政府、學校、教師(可跨校聯合報名)。
通過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審查之教科圖書。
針對國小課本學習內容之視覺、圖片、圖表或字體排版等進行課本整體最佳設計,讓學生透過兼顧視覺美感及輔助學習成效之教科圖書,進行更有效率的學習,提升學習興趣。
(1) 參賽提交要件:
A. 實體作品:已通過審定/審查之教科書,包含課本 + 習作,共 2 冊(無習作則免)。
B. 線上上傳作品:計畫書(PDF)、作品圖片,需包含封面/底、部分內頁等(至多 5 張)。
(2) 參賽對象:教科圖書出版單位。
(3) 參賽科目:如圖表 1。
針對國中課本學習內容之視覺、圖片、圖表或字體排版等進行課本整體最佳設計,讓學生透過兼顧視覺美感及輔助學習成效之教科圖書,進行更有效率的學習,提升學習興趣。
(1) 參賽提交要件:
A. 實體作品:已通過審定/審查之教科書,包含課本 + 習作,共 2 冊(無習作則免)。
B. 線上上傳作品:計畫書(PDF)、作品圖片,需包含封面/底、部分內頁等(至多 5 張)。
(2) 參賽對象:教科圖書出版單位。
(3) 參賽科目:如圖表 1。
得獎作品將授予其報名者證書 1 份及獎金、本獎標章使用權,總獎金共計新台幣 625 萬元, 配額如下說明:
■ 封面設計國小組:金獎 1 名,新臺幣 10 萬元、特獎 5 名,各新臺幣 5 萬元、 人氣獎 5 名,各新臺幣1萬元
■ 封面設計國中組:金獎 1 名,新臺幣 10 萬元、特獎 5 名,各新臺幣 5 萬元
■ 多元教材創新組:金獎 1 名,新臺幣 10 萬元、特獎 4 名,各新臺幣 5 萬元
■ 學習設計國小組:金獎 1 名,新臺幣 60 萬元、特獎 10名,各新臺幣 20 萬元
■ 學習設計國中組:金獎 1 名,新臺幣 60 萬元、特獎 10 名,各新臺幣 20 萬元
※ 如作品未達水準得從缺,得以總獎金為上限,調整獲獎名額等,前述皆需由評審委員過半數同意。
本獎分為「概念設計類」(封面設計國小/中組、多元教材創新組)及「專業設計類」(國小/中組),審查制度如下:
■ 初審:依據報名資料進行線上評選,通過初審即享有進入「決審」及「人氣獎特別審查」(限封面設計國小組)角逐獲獎資格。
■ 人氣獎特別審查:通過初審之封面設計國小組作品,由學生進行實體投票,選出人氣作品。
■ 決審:依據晉級決審之作品進行實物或現場提報(限多元教材創新組)評選,選出金獎、特獎獲獎作品,於頒獎典禮公佈得主,並授予其證書。
■ 初審:由評審團依據報名資料進行線上評選,通過初審即享有進入「決審」角逐獲獎資格。
■ 決審:由評審團依據晉級決審之作品進行實物評選,選出金獎、特獎獲獎作品,於頒獎典禮上公佈得主,並授予其證書。
透過本獎公正專業的審查程序,評審團由5至9位專家組成,評選出最具設計力、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案或作品。
A. 整合:主題性、適切性等。
B. 設計:設計理念及創新風格等。
C. 美感:構圖、色彩、繪製等。
D. 學習: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及知識聯想,符合學科本質、學習內容與教育概念。
E. 技術可行性及市場性:未來實現之可能並符合市場需求。
A. 整合:主題性、適切性及各單元之間銜接良好等。
B. 設計:設計理念及創新風格、便於學生閱讀、圖文傳達等。
C. 美感:構圖、色彩、繪製等。
D. 印刷:印刷品質、市場實施性等。
E. 學習:符合學科本質、學習內容與教育概念,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情意傳達,促進認知理解。